来源:家长学院  作者:林群

  人们希望通过文明交流、平等教育、普及科学,消除隔阂、偏见、仇视,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。这就是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初衷。

  这样一种期待,这样一种憧憬,是我们今天依然要坚守的。不仅要坚守,而且要通过跨国界、跨时空、跨文明的教育、科技、文化活动,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,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。

  ——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》(2014年3月27日),《人民日报》2014年3月28日

  学习札记

  科学无国界,科学普及同样没有国界。正因如此,普及科学与文明交流、平等教育一起,成为消除隔阂、偏见、仇视的“润滑剂”,播撒和平理念的“播种机”。科学技术是现代文化中最先进、最积极、最活跃的要素,科学普及既是现代文明和科学生产生活方式的教育、传播与普及,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成国际交流的基础性工程。

  教育不能脱离科普,科研也不能脱离科普,因为科学最终要面向大众。无论是教育还是科普,都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基础,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输送能量,也都是为了让全世界人民和平共处、携手同行播撒种子。

  投身教育和科普事业,是科研人员的报国之道。科学家从事教育和科普,就是做传递科学和文化的接力棒。科学家的头脑里装着前沿科学知识,手里操作着先进的科研设备,拥有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,这些都是科学家成为科普工作者和“文明使者”的先天优势。

  以自己为例,过去做科普,自发但非自觉,因为科普并不好做,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被激活、被捕捉。习近平总书记在“科技三会”上的讲话,成为我做科普的动力与转折点,让我由自发走向自觉。例如我在小学讲课时,触景生情,利用弧形教室铺地板的现场,给微积分编了一个口诀—— 一团等于一条,使大众相信数学不是凭空创造的。面对新形势,科普工作必须创新方式方法、找准切入点、提升针对性,还要注重将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,增加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

——林群

 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。主要从事计算数学的研究。

  融会贯通

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,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:“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,故务须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。”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和难以抚平的创伤,让人类深刻认识到和平之于发展的重要性。但当今战争和冲突仍然存在,和平依旧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。当前,国际形势复杂多变、全球问题严峻突出、科技一体化进程加速,这些让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,也让和平发展、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题。上下求索之间,人类终于发现,多元的文化交流、公平而有效的教育以及对于科技的共同探索,成为守护和平的有力屏障。

  千百年来,经济、教育、科学、文化是人类不同文明之间彼此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桥梁,实践证明,和平发展离不开文明交流互鉴,没有政治色彩、意识形态分歧的交流最为稳定、持久。在文化交流中,科学技术无疑是一项重要内容。一方面,科学知识的普及为优质的科技交流奠定了基础,也使全世界的科学家为了解密世界携手共进。另一方面,科学普及让公众拥有理性、客观的态度,树立起进取、包容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由此成为连接不同独特文明的黏合剂


·上一篇文章:推进我国农业向营养健康型发展
·下一篇文章:过度放松科研经费管理未必好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kejihe.cn/news/guancha/201231534438E077495ICEKF570DEB6.htm